第124章穷打与生产-《铁血残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终于做出了一套简易蒸馏器具。
    按照夫君给的方子,实验了几次,还真被小姐俩做成了。
    当她们像献宝似的给李裕品尝的时候,李裕都惊呆了。
    他至是简单的说了下流程,他自己都没想到能成功。
    可见古人的智慧,只要给他们些思路,很多事是能办成的。
    自从试制成功了酒,姐俩就一发不可收拾。
    连续生产出了上千斤的白酒。
    还作为礼物赠送给了各地的官员。
    李裕知道制酒费粮,所以才有少制酒之说。
    其实绣娘和碧娘自从开战以来就没再制酒了,前线需要粮食,各地难民也需要粮食过冬。
    在家中过完了初七,衙门也开封上值了。
    各地的官员纷纷发来准备春耕的具体奏本。
    江西还好说,有相对完整的农业系统,种子、耕牛、农具都有咱们的机构负责。
    南阳这边这几年也逐渐的建立和完善了,只是荆襄有点麻烦。
    荆襄名义上还是归赵匡凝管辖,可他已经把荆襄交给了李裕。
    为了能有效的管理地方行政,李裕把南阳和荆襄合二为一。
    对外统称南阳国。
    府治设在襄阳。
    德王府却留在南阳。
    陈班、王厚协主抓春耕事宜。
    李裕当了甩手掌柜,在各地走走看看。
    却说癞头一家,一家准备起了稻种。
    癞头终于如愿以偿,在正月里把柳娘子娶进了家门。
    新婚夫妻甜甜蜜蜜。
    正月一过,他就进来南阳城。
    在他心目中,南阳城就是和长安一样的大城。
    不仅大,还很神圣。
    因为德王一家就住在这里,自己和他老人家是邻居嘞。
    他来到了铁匠铺,对真在拉着风箱的老吴头带着招呼。
    “吴叔,要打两把新钁头嘞。”
    “癞头,咋家里添人了?”
    “嘿嘿,娶媳妇了。”
    “哎呀,恭喜你呀癞头,你可真是要福气。”
    “的是德王他老人家的功劳。”
    “那倒是。”
    老吴头停下手里的活计,转身拿出块铁料来。
    “你看好了,五斤高高的。”
    “嘿嘿,吴叔我信得过。”
    “过了年铁料有点贵,听说各地都缺铁料嘞。”
    “是啊,去年来了那么多难民,开春正式用铁的时候。”
    “可不嘛,一百文。”
    “嘶,还真不便宜啊。”
    “嘿嘿,吴叔可没赚你多少,良心价。”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